紅磡塌樓居民入住何文田邨

看報紙知道紅磡馬頭圍道塌樓意外中受影響的居民將獲安排入住何文田,最快可於年初五上樓,入住何文田邨,但仍有不少人感到不滿,認為交通不方便,要經常轉車,拒絕入住。

【商報專訊】記者何家驊報道:屋宇署昨午開始拆除馬頭圍道塌樓意外中,損毀非常嚴重的45H唐樓最高2層的危險部分,并派出工程師進入45H和45G內,勘察樓宇結構,了解是否需要整座清拆。警方表示,會從清拆的物品中,搜索和清點居民財物,相信可以尋回大部分居民財物。

將勘察結構或全幢清拆
屋宇署工人昨日動用大型吊臂,先由45H危樓最高2層開始清拆面向馬頭圍道的危險部分,為了方便清理3樓及4樓的清拆物,吊臂同時清拆1樓及2樓的露台,同時不斷灑水,減少塵土飛揚。
屋宇署助理署長許少偉表示,清拆了最危險的部分后,會派出工程師進入45H和45G內,了解結構是否安全,鑑於45H樓宇損毀嚴重,隨時有塌下危險,可能需要全面清拆。

居民痛失紀念價值物品
居於45H唐樓4樓的業主何氏夫婦表示,單位內存有不少極具紀念價值的物品,對清拆行動感到痛心;2樓租客王女士則表示,單位內存有5個具紀念價值的泰國佛像,部分更有逾百年歷史,此外又有其先父錄音的VCD碟。45G天台屋住客馬氏夫婦,最快可於年初五上樓,入住何文田邨,但他倆仍然很希望可以返回舊居,取回其盛滿人生回憶的舊相片、結婚照,還有最重要的父母神主牌。協助居民的區議員任國棟稱,希望當局在單位拆卸前,可讓居民入內取回重要物品。

香港商報 2010年 02月 12日 00:00 中國窗 http://www.cnwnc.com/content/2010-02/12/content_2478598.htm

嫌舊嫌遠 塌樓兩戶拒遷公屋
【明報專訊】陸續有馬頭圍道45號的災民獲編配公屋單位,政府雖已應居民的原區安置要求,安排了愛民邨、何文田邨、馬頭圍邨供災民入住,但至少兩戶災民拒絕首次編屋安排,印巴籍的災民認為48年樓齡的馬頭圍邨太舊,另一災民盧婆婆則因為工作關係,以何文田邨交通不方便為由拒絕。

九龍城區議員民協任國棟表示,就他所知,至少5戶獲編公屋,全在九龍城區。他稱,政府優先處理倒塌的45號J的災民,45H和45G居民在明日獲房屋署安排睇樓。

安置同區 睇樓後不滿意
據知,獲編去馬頭圍邨的印巴籍家庭認為樓齡太舊,拒絕配屋;編入何文田邨的盧婆婆則因為工作關係需要四處去,何文田邨的交通不方便,要經常轉車,同樣拒絕入住。

另外兩戶分別獲編排愛民邨和馬頭圍邨,但初步反應負面,仍在考慮是否入住。另有一戶亦獲編九龍城區公屋,明日睇樓。

2010-02-10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2/1/1/1424263/1.html

塌唐樓災民獲配公屋 3月內上樓
【明報專訊】受馬頭圍道塌樓事件影響的災民,部分留守聖匠堂社區中心暫住8日後,昨全部遷往石籬中轉屋。房署昨日起給符合資格的災民編配公屋,解決長遠住屋問題,其中部分災民已獲安排入住何文田及牛頭角公屋單位。立法會議員馮檢基表示,合資格的17戶災民有望在3個月內全部上樓。有災民感謝聖匠堂職員連日照顧,昨離開前向對方送上感謝信。

全數暫遷石籬中轉屋
45J唐樓倒塌後,30多戶共90多名災民一度需暫住聖匠堂社區中心,其後政府臨時安置災民到石籬中轉屋,但不少居民指中轉屋遠離原區,堅拒搬入,有人更曾哭訴:「我們是災民,不是難民!」

其中一對原居於45J天台屋的姓吳夫婦昨離開聖匠堂前說近日受盡冷言冷語,「出街畀人話我哋博住公屋,說:『你有得上樓啦,巴閉!』」吳氏夫婦說:「你估我好想冧樓?我想快點搬走,一來社區中心給我們霸佔了很久,二來再受冷嘲熱諷快受不了!」

房署發言人昨宣布最快於昨日開始編配公屋單位予合資格災民,公屋裝修入伙之前,其中34戶共80人昨日已搬到石籬中轉屋暫住。署方昨派員到聖匠堂為數戶災民登記及填寫編配公屋表格,居民大多表示希望原區安置。馮檢基說希望當局盡量滿足災民願望,並於3個月內讓他們全部上樓。

馮說,部分災民其實早於數日前已經分配到何文田愛民邨的公屋單位;45J唐樓男死者童慶濤遺下的母親亦獲分配到牛頭角公屋,阿濤的姐姐則表示,希望入境處能協助她們向內地出入境部門陳情,讓她盡快獲批單程證來港照顧母親。

2010-02-06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2/1/1/1420470/1.html